為提升全員維權意識、強化企業風險應對能力,中國趨勢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趨勢」)近期以「結合部門發生的歷史事件,討論如何維權」為主題,於企業內部舉辦了一場分享討論活動,與員工共探「權益保護法」、凝聚法治共識,解鎖企業風險防控中主動維權、依法維權的有效路徑。
從日常維權到專業博弈,各部門員工結合案例展現其維權意識的多元應用場景,凸顯「維權無小事」的核心理念。財審部員工以銀行不明扣款為例,說明「主動出擊」的重要性:當發現過往月結單出現不明扣款後,其及時致電聯繫工作人員說明不明扣款所對應的服務並非企業申請使用的內容。經過多番溝通及对開戶文件的核查,企業月結單額外扣款的部分最終被成功追回。人事部員工分享了其跨境網購維權的經歷,指出維權無需妥協。面對商家未按承諾更換商品的問題,其通過分析平台維權規則,向平台進行投訴與協商,最終獲得退款以彌補損失,並由商家承擔後續的商品換購費用。法務部員工從事前預防的角度出發,以審閱租賃合同為例,指出條款公平性的潛在影響。通過調整解約通知期條款,化解業主違約風險,體現「防患於未然」的維權思路。
在內部討論的過程裡,大家積極探討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維護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企業管理層在討論中強調「維權的最高境界,是讓糾紛無從發生」:首先,日常工作中需處處留痕、步步合規。例如,支付款項需要留存電子憑證、重大決策前需要做好盡職調查,以避免陷入「亡羊補牢」的困境。其次,應有周密的思考與法律知識儲備為維權基礎。管理層以「采購陷阱」的案例警示員工,指出應提升風險嗅覺、警惕異常交易條件;同時鼓勵員工自主學習各類法律法規,將抽象條文轉化為維權實戰工具。
通過本次分享交流,員工不僅掌握維權實戰技巧,更深刻領悟到唯有主動學習、理性行動,才能將維護權益轉化為個人及企業的發展動能:意識上,打破「維權僅屬法務職責」的固有認知,人人都應樹立「權益守護者」的觀念,並貫徹「重預防、敢行動、善協作」的維權精神;技能上,掌握「證據固化、依法溝通、策略博弈」的實操方法論。
維權能力是維繫企業穩定發展的「隱形引擎」。中國趨勢相信,本次活動對員工風險防控及應對能力的提升有極大幫助,亦為企業未來的穩健前行奠定了良好基礎。未來,中國趨勢將持續健全內部維權機制,使企業及員工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